疫情的冲击:餐饮业、影视业、旅游业、航空业面临怎样的挑战?

疫情的冲击:GDP、资本市场、中观行业

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武汉肺炎)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过该组织并不建议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相信中国疫情一定能得到遏制。

从武汉开始的肺炎疫情至今已经持续了近一个多月,疫情还在扩散。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截至1月30日24时,新型冠状肺炎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692例,其中重症病例1527例,累计死亡病例213例,累计治愈出院171例;当日新增确诊病例1982例。

 

数据来源:Wind

虽然A股正处于休市期间,疫情对A股的影响暂未显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方面,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另一方面对海外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冲击可见一斑,亚太及欧美股市已全线走低,中概股首当其冲。

这次的肺炎疫情将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哪些行业受影响最大、哪些资产将迎来触底反弹,这些问题均有待解答。

宏观经济:GDP可能“破6”?

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人群流动性被迫减弱、营业及生产场所被迫关闭或延迟开放,同时不少城市都公布了延迟复工的计划,一系列动作将使得经济活动减弱,对宏观经济形成几个方面的冲击,服务需求和消费受抑制;生产、投资与出口受阻;失业率可能提高以及GDP增长减速。

首当其冲的是消费。由于肺炎疫情在中国传统春节假期集中爆发,短期受冲击最大的行业当属服务业,尤其是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将冲击第三产业的增速,最终降低消费的增速。“非典”时期,社零消费同比半年内下滑近 6 个百分点。

以交通服务业为例,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宣布,1月27日,全国铁路、道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1626.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68.3%。其中,铁路发送旅客346.3万人次,下降62.2%;道路发送旅客1146万人次,下降70.3%;水路发送旅客28.37万人次,下降83.6%;民航发送旅客106.0万人次,下降42.8%。

肺炎对于餐饮、娱乐的影响也非常重大。以北京为例,麦颂为代表的的KTV娱乐场所暂停营业;北京最著名的美食一条街——簋街,行人寥寥,这条街上平日尤其是假日里面人满为患的餐馆几无人消费,被迫暂停营业。暂停营业当然也有防止疫情扩散的考量。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理由,这些反映在宏观经济层面,就是GDP以及增长速度,甚至意味着就业。

新冠状病毒疫情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也不容低估。肺疫情之于交通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限制了人口流动的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开工和用工,显然这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进而影响产业表现。

此外,我国是全球商品出口的第一大国,不排除部分国家和地区出于中国新冠疫情的隔断考虑,也会减少或暂停从中国进口与疫情相关度较大的商品。从而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制造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肺炎扰乱了中国本已经开启的工业扩张和经济复苏进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肺炎疫情的爆发可能同时影响消费品的供给与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到肺炎疫情对工业企业的不利冲击,工业企业的补库存行为可能会延迟,或者变得更加微弱,这就意味着PPI(工业价格指数)增速的回升可能推迟。

至于此次疫情对GDP增速的影响,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在第三产业,全年影响幅度估计在一个百分点左右,这也意味着对GDP增速负影响或超过0.5个百分点。

张明认为,如果不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发力,2020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要比之前预测的速度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速可能会在5.0%上下,甚至不排除低于5.0%的可能性。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5.7%上下。

天风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如果疫情短期无法有效控制,在疫情对消费和生产的潜在冲击下,经济企稳的内生性动力可能受阶段性影响,一季度实际GDP增速有破6的可能。

此外,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做了一个“初步的评估”,认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国的GDP减少1.2个百分点。

不过,也有国内经济学家表达了乐观的观点。复旦大学魏尚进认为,此次肺炎事件对中国GDP的冲击约为0.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认为,上面这些冲击正好发生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点。2019年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但全年实现了“保六”。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再次加大,势必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与投资者的信心。因此,政府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时,也应该考虑采取一些政策应对措施。

对于政府的应对方法,李迅雷表示,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属于黑天鹅)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重新调整2020年既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假设在悲观预期下,该疫情将对GDP增速带来的拖累达到1个百分点,那么,大约需要增加5000亿左右的投资和消费来对冲,才能起到稳增长的效果。

李迅雷建议,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建议财政赤字率从2019年的2.8%,上调至3%,即增加约2000亿人民币的财政支出;货币政策方面,应该实施稳健偏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一季度即需考虑降息,全年加码的降准降息目标,促进全社会新增投资或消费。

亦有不少经济学家呼吁给与中小企业减税,降低企业负担。

资本与商品市场:暴跌与回调

为应对疫情事件,国务院办公厅决定,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2月3日,正式上班。随后,上交所和深交所1月27日宣布,延长2020年春节休市至2月2日(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正常开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1月23日),市场就出现了恐慌性杀跌,北上资金流出93亿,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分别下跌2.75%和3.52%。

从全球范围来看,外围股市和外盘商品普遍担心中国经济因疫情减速而暴跌。

对中国股市和投资者情绪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自然是港股市场。1月29日,香港股市开市交易。恒生指数当天大跌2.82%,30日继续大跌2.62%。两天暴跌1500点,跌幅5.37%。

另外一个中国投资者格外关注跃的重要指数期货——富时A50期货,该指数期货交投最为活跃的2月合约,表现也非常惨淡。继1月27日5.64%的暴跌后,1月30日再度暴跌3.28%。

美股方面,美股三大股指道琼斯工业指数、纳斯达克指数,以及标注普尔指数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以1月27日(周一)为例,美股大幅低开,收盘时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双双下跌1.57%,纳斯达克同样重挫1.89%。弱市之下,中概股普跌,阿里巴巴收跌3.87%,京东收跌4.8%,百度收跌2.86%,微博跌0.96%,拼多多跌2.01%,蔚来汽车跌13.95%,网易跌1.84%。美国大型科技股也全线走低,苹果跌2.94%,亚马逊跌1.79%。

欧洲股市虽然受到的冲击没有美股这样大,但是从德国DAX、英国富时100以及法国CAC指数来看,均出现了3个百分点左右的跌幅。

经济减速,还会影响商品市场。不过,对于商品市场的需求,因经济影响大小表现不同。具体来看,2020年1月19日至1月29日,原油和工业金属下跌幅度大于股票市场,其中ICE布油、LME铜分别下跌10%和9.77%。原油和工业金属的市场表现高度依赖经济扩张。

一位大宗商品资深从业人士对投中网表示,因为大宗商品处在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同时大宗商品市场具有很强的全球联动性,所以武汉疫情对大宗商品有非常直接的影响。从春节期间外盘走势来看,这次疫情对大宗商品的短期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典型表现为铁矿、橡胶、铜等商品。

以铁矿石为例,新交所铁矿石2002合约自1月23日开始下跌,截至发稿在六个交易日内下跌超过12%。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下跌的核心原因是经济活动的短期停滞影响商品的需求,比如铁矿石是钢材的原料,如果春节后返工时间大大延后,建筑活动滞后,那么贸易商和钢厂节前的备货可能面临巨大的压力,便会出现到抛货,将大大打击铁矿石的价格。

“但随后需求会随着疫情缓解逐步回升,观察需求最好的指标是新增确诊人数,当该数字拐头向下时,需求和各类资产价格会回升,大概在3-4月份。所以结论是需求不会消失,疫情对经济总量的影响较小,而对节奏的影响较大。“

黄金等避险资产就不一样了。经济减速背景下,可能迎来货币政策的宽松。作为避险资产,黄金和美国国债, 同期出现了价格上涨。1月21日至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上涨1.37%;同期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24bp至1.60%(国债价格上涨代表收益率下行)。

外围市场表现,将最终传导至A股,影响投资者情绪和行为。多位投资者对投中网表达了节后市场走势的担忧。不过,机构观点并不悲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节后A股市场走势取决于疫情扩散情况,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A股慢牛长牛行情。其甚至认为,节后如果市场回调幅度较大,恰恰是低吸优质股票的时机。

安信证券认为,短期对股市的负面影响可能小于10%,或许更低;中期对股市的影响很小;市场走势和病例数量密切相关,病例下降的拐点将是市场修复的拐点。

光大证券表示,历史上疫情扩散下的情绪冲击影响偏短期。对于A股来说,疫情扩散的不利消息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造成市场下跌,但市场持续下跌时间往往不超过一两周,随后往往出现反弹行情。即便是非典对于2003年Q2的经济增长产生了短期影响,它并没有改变基本面决定的周期上行大趋势。对于当下,应密切关注基本面动向,无需过度恐慌。

有投资者将本次肺炎事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直接与2003年非典进行比较分析。不过,多数机构表示,这并不妥当。原因两次事件虽然都直接影响了交通、旅游、消费等产业,但是目前得中国经济与2003年,在结构上并不一致。

李迅雷就表示,2003年,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重工业化、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高增长阶段,上升动力足。如今,中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疫情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问题的出现。

肺炎会显著冲击餐饮、旅游,影响消费。从经济结构来看,消费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点贡献超过了60%,消费和服务业还支撑着中国的就业。将本次肺炎事件对于经济,特别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与2003年并不具备完全的可比性。

肺炎如何影响行业表现

疫情之下,医药股狂欢。港股的中国医疗集团两个交易日暴涨18倍,原因是其关联公司可以生产抑制肺炎疫情产品。A股市场的鲁抗医药,从疫情发生迄今,涨幅超过了70%。抗病毒、口罩概念股市值飙升。

也有机构看好中国“宅”经济的未来,这会最终影响到快递、游戏、知识付费以及在线教育的表现。新东方在线就宣布为全国中小学用户免费提供100万份新东方在线春季班直播课程。亦有多家教育机构推出面向武汉学生的免费在线课程。

不过,对于近期受到疫情影响大幅上涨的医药板块,有券商表达了担忧。浙商证券在研报中写道,疫情爆发或成行情阶段性转折的催化剂,医药生物短期利好,但非持续利好。回顾当年非典疫情从上升、爆发到回落的几个阶段,医药生物的行情只出现在疫情爆发期,并且仅仅在4月份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从更为广泛的行业看,疫情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也将最终映射到资本市场,涵盖消费(住宿、旅游、餐饮等)、基建(工程机械、交运投资、电力热力等)、交通运输(铁路、飞机、公路运输等)、影视等。

航空业

由于人员流动性减弱,重大疫情对航空行业的冲击较大。

在机场方面,参考“非典”时期,在疫情全面爆发时,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起飞架次增速显著下降,以首都机场为例,2003 年 5 月旅客吞 吐量同比跌幅达到 86.54%,当月起飞架次同比跌幅也达到 65.51%,将直接影响机场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

相对于机场,疫情对航空公司影响更大,目前民航局要求航空公司:自2020年1月24日0时起,此前已购买民航机票的旅客自愿退票的,各航空公司及其客票销售代理机构应免费办理退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目前,已有多家航空公司暂停往来武汉的航班并逐步减少国际航班运力。

参考“非典”时期,2003年二季度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同比下降 48.9%,当年五月累计国内航线、国际航线和港澳地区航线航班班次分别下降 59.3%、69.7% 和 80.6%,供需关系急剧恶化,冲击经营数据:中国国航前三季度累计亏损8.21亿元,东方航空前三季净亏损11.93 亿元,南方航空前三季度净亏损7.83亿元。

因此,航空股下跌明显:在1月20-21日两个交易日内,中国国航(00753.HK)大跌12.58%,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HK)大跌12.15%;中国南方航空股份(01055.HK)大跌11.24%,国泰航空(00293.HK)下跌5.98%。此外,在1月29日港股开盘时,航空股更是全线下挫。

美银证券发布报告称,因应武汉肺炎的疫情,短期对内地航空业有影响,下调国航和南航的投资评级均至“跑输大市”,将国航目标价由9.25港元降至6.15港元,将南航目标价由6.15港元降至4.4港元。

但在疫情结束后,航空板块有明显回升。以南航港股为例,自 2002 年 11 月 16 日爆发首例“非典”病例开始,南航港股股价呈下跌趋势,于 2003 年 4 月 28 日跌至 0.82 港元,跌幅为29%;但疫情得到控制以后, 股价于2004年2月23日上涨至2.58港元,涨幅为121%, 反弹幅度可观。

招商证券认为,对于机场航空行业,当前市场情绪已经得到反映,历史经验证明疫情消除后板块反弹可观,当前时点反而对长期投资者来说具备投资价值,看好疫情控制后板块的反弹。

旅游业

随着疫情逐步发展,国内人员流动性减弱,同时多国暂停向中国公民发放落地签证,将降低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非典”爆发的2003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下降11.2%。

上述影响反映在股价上:复星文旅(01992.HK)和携程(TCOM)均在在疫情爆发期大跌。携程在1月21日起开始大跌,并在1月24日和1月27日分别下跌7.91%和6.89%,随后在1月27日反弹,最新交易日收于32.86元,相较于疫情爆发前的收盘价38.94元,在短短7个交易日内下跌超过18%。

酒店业巨头华住(HTHT)也在1月21日创下10.56%的巨大跌幅;复星文旅也是如此:自1月24日以来三个交易日连续大跌,累计下跌幅度达13.9%。

随后,复星旅文公告称,基于目前疫情的进展情况,预计集团来自中国内地的度假村及旅游目的地运营以及旅游休闲服务及解决方案的收入在近期将受到较大的影响。集团实施全球化的旅游运营,中国内地以外的旅游运营收入于2019年预期约占公司总旅游运营收入的87%,目前仍保持良好势头,预计未来受中国内地疫情的影响有限。

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年SARS差点让整个行业停止运转,但是影响来得快去得也很快,2003年12月,在非典结束后的第一个月,旅游行业迎来了“报复性增长”,携程的业务量大幅度反弹。他认为,疫情可能主要影响一季度,实际上旅游行业的一季度相对属于淡季,特别是春节后的2、3月份并不是最关键经营阶段,因此全年影响来看预计是相对可控的。

下图为迄今为止华住与复星旅文的股价走势,从1月17日至今,跌幅超过13%。

 

数据来源:Wind

影视业

由于此次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由于娱乐活动减少,同时多地宣布关闭电影院,这对全国院线和各大电影公司来说意味着春节档的“失利”,将对全年业绩产生巨大影响。

2019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641.49亿元,春节期间(2月5日大年初一至2月19日大年十五)短短15天票房高达94.84亿元,超过全年票房1/7。

2020年春节档电影重磅影片包括《唐人街探案》、《误杀》、《姜子牙》、《囧妈》等,涉及的出品方和发行方众多,其中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万达影视、光线影业、欢喜传媒、横店影视、文投控股、华强方特、幸福蓝海、中国电影等。

此前,机构均预期春节档电影票房有望同比大幅增长。光大证券预计,2020年春节档票房预计实现“低基数”下的高增长,预计档期票房同比增速范围大概率在25%-35%区间,档期实现票房76.2 亿元,同比增长29.8%,同时或催化影视及院线行业新一轮行情。

 

但疫情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上述数字成为泡影。

据猫眼数据显示,1月24日(大年三十),内地影市总票房仅329万,去年同期票房为4175万,同比下跌92%。1月25日(大年初一)票房仅181万,2019年同期票房高达14.58亿。

在1月20-21日两个交易日内,欢喜传媒(01003.HK)大跌13.99%,猫眼娱乐(01896.HK)大跌15.63%,阿里影业(01060.HK)大跌10.51%。随后,在港股首个开盘交易日,影视娱乐板块领跌。

餐饮业

毫无疑问,疫情将冲击餐饮行业。聚会以及外出就餐的减少,直接导致餐饮业收入下降。多有餐饮企业宣布停业。

一位投资者对投中网表示,北京最有名的美食街簋街上,行人寥寥,与以往节假日期间生意红火、人流涌动的景象完全不同,更有不少餐馆目前已经宣布暂停营业。

从上市公司来看,海底捞(06862.HK)于周日(1月26日)宣布,旗下在内地经营的所有门店暂停营业至星期五(1月31日)。据统计,截至去年6月底,海底捞于内地经营近550家餐厅,占公司经营餐厅总数近93%。

数据显示,海底捞的股价自1月20日开始大跌,至今下跌近17%。

而赴港上市不到半个月的九毛九国际(09922.HK),旗下主要品牌太二酸菜鱼也于日前宣布所有门店停业至本周四(1月30日)。“太二”是内地最大的酸菜鱼餐厅,共经营121家门店。

九毛九国际的股价自1月17日开始大跌,在自1月20日至今下跌超过17%。

除了上述行业,疫情还将影响服装、零售等行业。从经济的角度,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最终反应在人民币币值上,春节期间,人民币离岸报价贬值1400个BP,跌幅1.75%,这将最终影响中国进出口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的市值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