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鲁医健康说”情暖四季春季专场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4日讯 3月14日,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立医院、中医院负责人等介绍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健康教育,推动“健康威海”建设方面的行动举措,就春季健康知识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威海市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加快推进健康威海建设16项行动,多措并举,全面促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2024年,威海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7.5%,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全年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3700场(次),直接受益群众67.1万人次。
2025年,将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依托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7年),通过打造“健康威海大讲堂”健康教育品牌,依托省市健康科普专家库资源,常态化开展“健康威海大讲堂”活动,定期、免费向市民普及健康科普知识;将原创健康科普IP“健康ViVi”融入不同的科普场景,赋予不同的造型和身份,更有深度地开展科普工作。
同时,持续增加健康知识供给等多种方式,举办“鲁医健康说·情暖四季”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组织卫生健康系统不同领域的专家,根据自然界的周期性、节律性变化,分析对人们健康所产生的影响,针对不同人群的易患疾病,提前给出科学的预防措施建议,指导人们通过调整生活作息、饮食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持续扩大科普宣传教育覆盖面,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和“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600场次,持续开展健康区市、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优秀案例评选,引导公众提高健康意识,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据了解,春季随着气温转暖,结核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和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可能会出现季节性流行或局部聚集,因此要针对性地开展预防。
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来说,常通风、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依然是预防的核心措施。对于肠道传染病来说,要保持手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正确洗手。要做好饮食饮水卫生,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烹饪食物要煮熟。另外,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来说,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主责,强化培训演练,备齐防护物资,提高防控能力;要细化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追踪、入学体检和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要加强防病科普宣传,提高学生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掌握水平,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此外,春季养生要养肝健脾同时润燥,注意饮食、作息、运动、情志四个方面。饮食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辛味和甘味的食物,比如香椿芽、萝卜、荠菜等,避免过度食用酸涩类的食物,影响肝气的升发。早春时节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但注意饮食要清淡,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绿色的食物,比如菠菜、芹菜、荠菜等,有助于肝气的疏泄。作息方面,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早晨7点以前起床,多到室外走走。运动方面,可以选择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健康操等运动,让身体充分伸展,关节打开,要防止过度的出汗,有利于气血循环。情志调理方面,要保持情绪平和,有豁达、舒畅、恬静心态,不要大喜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