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聚焦孕期用药安全,共筑生命起点健康

9月12日,我国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引导适龄人群了解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策略,学习掌握和正确运用防治知识,促进科学健康孕育;医疗机构规范提供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防治服务,努力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立足生命起点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出生缺陷,作为影响婴儿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的异常情况,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接近,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是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和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单位已启动多项预防项目,并建立了完善的三级防治体系。
在一级预防中,重点强调婚前、孕前的健康教育与检查,力求在源头上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二级预防则通过提供全面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前筛查与诊断,进一步降低严重致死致残和出生缺陷的风险。而三级预防则侧重于新生儿出生后的疾病筛查,通过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和早康复,尽可能减少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
然而,孕期用药安全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母体药物暴露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研究显示,约30.70%的孕妇在妊娠早期服用过一种或多种药物,其中地屈孕酮的暴露与死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和出生缺陷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
孕酮,又称黄体酮或黄体激素,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然而,黄体酮和地屈孕酮都是孕激素类药物,但它们在功能和应用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差异。黄体酮是一种天然的孕激素,也被称为孕酮或黄体激素,主要由卵巢内的黄体分泌,具有保护子宫内膜、支持胎儿早期生长及发育的作用,也可用于治疗由黄体酮缺失引发的疾病,如痛经、女性妊娠、先兆流产、绝经等。黄体酮有三种给药途径,分别是口服给药、肌肉注射给药、阴道给药;而地屈孕酮属于人工合成孕激素,无雌激素、雄激素、合成代谢和皮质激素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内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各种疾病,如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闭经、月经周期不规则、孕激素缺乏所致先兆性流产或习惯性流产、黄体不足所致不孕症等,主要通过口服给药。
鉴于孕期用药的复杂性,专家提醒准妈妈们应谨慎用药。在孕期,应尽量避免随意使用药物,特别是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如果必须用药,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同时,孕妇在使用药物时也应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